为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坚决铲除破坏营商环境和政治生态的腐败毒瘤,更好发挥典型案件警示教育、促治促建作用,推动实现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升,市纪委监委通报5起破坏营商环境的典型案例。具体如下:
汕头市政府原机关党组成员、办公室二级巡视员吴先宏漠视企业合理诉求问题。2020年至2021年,吴先宏担任汕头市发展和改革局党组书记、局长期间,对民营企业多次反映该局所作批复高于政策规定门槛的问题敷衍塞责,引发企业因合理诉求久拖不决而通过政府门户网站投诉,并最终导致项目无法落地,严重挫伤企业投资信心。吴先宏还存在其他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 金平区卫生健康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林某佳政务服务质效滞后问题。2019年至2023年,林某佳担任金平区卫生健康局医政医管股(中医药管理股)股长、分管副局长期间,在办理医疗机构登记审批过程中,未按规定落实“一门式”综合审批服务,违规保留已废止的申请条件,增加市场主体负担;未按规定发放受理通知,倒算、倒签申请和审批时间,损害行政审批透明度和时限性。林某佳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龙湖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原党组书记、局长黄增标违规干预插手工程项目问题。2016年至2021年,黄增标利用职务便利,通过人为设置市场壁垒、排斥潜在竞争主体,为他人在工程承揽等方面谋取利益,并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严重破坏市场公平秩序。黄增标还存在其他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被开除党籍、取消相应退休待遇,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 澄海区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陈斯忠违规摊派费用问题。 2020年至2023年,陈斯忠担任澄海区盐鸿镇党委书记、东里镇党委书记期间,变相攫取企业利润,以“赞助费”名义向多名社会商人索要资金用于镇非公益性项目支出。陈斯忠还存在其他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 潮阳区文光街道兴归社区城市管理监察队原队长姚某星巧立名目乱收费问题。2023年至2024年,姚某星假借“管理费”之名,违规向商户收取费用用于发放该监察队队员相关补贴,破坏营商环境,侵害群众利益。姚某星还存在其他违纪问题,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市纪委监委强调,营商环境建设永远在路上。当前,汕头正处于在新时代经济特区建设中迎头赶上的关键时期,优化营商环境是推动汕头高质量发展的“先手棋”,是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的“护城墙”。上述典型案例,暴露出个别党员干部纪法观念淡薄,服务意识不强,亲清界限不分,破坏营商环境,损害党委、政府形象。坚决查处并严肃通报上述5起典型案例,充分彰显了市委和市纪委监委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坚定决心,体现了对破坏营商环境行为“零容忍”的坚决态度。全市各级党组织要强化政治意识,提高政治站位,严格落实党中央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认真落实主体责任,持续抓好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引导党员干部争做优化营商环境的践行者和推动者。广大党员干部要转变作风,进一步树形象、聚人气、增活力,用心用情办事、依规依法用权,做到既靠前服务、主动作为,又把握分寸、不越雷池,形成“办事不找关系、用权不图好处”的浓厚氛围,让企业有尊严地生产,让企业家有尊严地赚钱。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坚持以惩治破坏汕头营商环境的腐败毒瘤和作风顽疾为抓手,围绕“改作风”督促履责,聚焦“小切口”靶向治理,紧盯“中梗阻”监督执纪,以政治生态的持续净化引领营商环境的升级优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汕头实践夯基固土、蓄势聚能,让汕头真正成为投资创业的热土、安居乐业的沃土。